发布时间:2025-08-01
新闻来源:本站原创
作者:王瑶
浏览量:46
2021年,自然资源部正式颁布《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》行业标准,要求加强找矿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,这标志着我国地质勘查行业正式迈入了绿色发展的新阶段。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绿色勘查不再是一句口号,而是贯穿于找矿全过程的刚性准则与生动实践。
钻探,作为地质勘查的关键环节,其目的是通过钻孔获取地下岩土信息,为工程设计与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。然而,施工机台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对地表植被与土壤造成扰动。如何在保障勘查任务的同时,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足迹、实现环境修复与社会效益的平衡,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向坪项目复原前后对比图
面对这一挑战,西安地勘院项目组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勘查工作的始终。在施工前期,优先选择植被覆盖度低、远离林木的区域开挖机台,并同步制定详尽的覆土复绿方案。施工结束后,项目组立即开展场地清理与复原工作:撤除所有设备,回收各类宣传与警示标识,彻底清理固体废弃物与生活垃圾。随后,对机台进行地形地貌重塑,使其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。
黄金乡项目复原前后对比图
在复垦阶段,采用科学的松土、覆土换填方法,确保恢复后的土地坡度、有效土层厚度及土壤质量均能满足当地农作物耕种标准。复绿阶段,则严格遵循“本土优先、适地适树”的原则,根据当地的气候、土壤条件和原生植被类型,筛选生命力强、适应性佳的本土多年生草种和树苗进行回植,并对未成活区域及时补植。同时,建立长期的管护监测机制,密切跟踪植被恢复效果,确保生态修复的成果能够稳固。如今,星星点点的绿色正顽强地覆盖着曾经的裸露区域,与周边的环境逐渐融合,展现出强大的自然修复力与人工助力的成效。
与此同时,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也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新修订的《矿产资源法》首次设立矿区生态修复专章,将绿色矿山建设上升为法律规定,明确了勘查、开采过程中的生态保护义务,并鼓励采用先进的环保工艺、设备与技术,强化了采矿权人的矿区生态修复义务。
西安地勘院有限公司积极践行国家“绿色矿山”与“生态文明”建设理念,在为国家找矿的同时,也用心守护着绿水青山。今后,公司将持续严格执行绿色勘查标准,全面提升技术方法、装备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,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地勘力量。